close



電影大師Michelangelo Antonioni於日前去世。他的電影,我看得不多,剛好圖書館有這部"The Passenger",於是借回來拜"讀"欣賞。
故事大綱說來簡單,David Locke是記者,到薩哈拉沙漠拍紀錄片。David和旅館鄰室房客Mr. Robertson有飲酒談天之緣。電影開始不久,David 發現Mr. Robertson突然心臟病瘁死於床上。David發現他和Mr. Robertson長相相近,於是換了護照上的相片,和Mr. Robertson調換了身分。

Mr. Robertson是軍火販子,提供革命反抗軍和游戰組織武器。David根據Mr. Robertson留下的機票和小本行事曆,按圖索驥的繼續自己的生命旅程。對David而言是意外,對Mr. Robertson而言是安排,軍火買方與David進行接觸,安排買賣。David,以Mr. Robertson的身分,不得已的扮演起Mr. Robertson的腳色,走入Mr. Robertson的生活。

是譏諷,David甩掉了Daivd Locke的身分包袱,同時也揹起了Mr. Robertson的身分包袱。

David的妻子和朋友,知道Mr. Robertson是發現David屍體的人,透過各種管道希望與他連絡,問問David最後的生前事。於是David還得逃離舊生命的追逐。

David在行旅中認識了一個女孩,她沒有名字,演員表上就是列著Girl。女孩對David說,People disappear every day. David回應道: Every time they leave the room. 

沒理由的自然吸引力吧,年輕的女孩跟著David四處遊走。David問她,"為甚麼跟著像我這樣的人?"(What are you doing with me?) 女孩回問他,"你是誰呢?"Daivd說,"I used to be somebody else...but I traded myself in. "

"David到底是誰"這個問題,貫穿本片。

在旅途上,某次女孩問David:和她說話的是誰呢?David說,同一個老舊的我。(大概是"Same old me。"之類。)

後來David的妻子發現David護照上的相片不是他,於是正式展開尋找David。同時,軍火買家也追獵David。David最後逃到一個小旅館,知道自己時間不多,躺在床上又問女孩,"為甚麼跟著像我這樣的人呢?"親親女孩的頭,要她離開。女孩點點頭,走了。

後來就是無限長的長鏡,由David旅館房間的落地窗看出:女孩在廣場上依依不捨的向門窗的方向探望;軍火買家開車抵達廣場,朝旅館走來,顯然知道David在那裡;警車來到,向女孩詢問,女孩帶著他們走向旅館;警車帶著David的妻子到達廣場,一行人走入旅館。

此時長鏡轉為自落地窗外向David房內看去:旅館門房打開鎖住的房門,David背對著落地窗側俯在床上。警察推推David的身體,露出他臉的部份,問跨上前去探看的David的妻子:"妳認得他嗎?"(Do you recognize him?) David的妻子說,"No." 警察又問站在後面的女孩:"妳認得他嗎?"(Do you recognize him?) 女孩答:"Yes."

The End.

這段對話實在有趣。躺在那裡的是David的屍體,David的太太也絕對能認得出那是她的先生,但是她卻說不認識這個人。某種層次上,也對。這個躺在眼前的人,曾經假裝死去,拋棄自己,捨棄妻子,他怎麼可能是她的David呢?沒見到David之前,她可能還可以安慰自己,恐怕是個誤會,恐怕他真死了。面對屍體,確定那是David,她面對的是殘酷的事實:她竟然不認得她先生,不知道他為甚麼這麼不快樂,不快樂到願意捨棄一切,看到這個生命開出個逃生門就逃了,有機會裝死就死了。她是不認得那個David,那個躺在那裡的人。

女孩呢?短短幾天的相處,她怎麼就認得David呢?這些天來,David名義上是Mr. Robertson,但是實際上還是那個原來的"我"。不論他的名字是甚麼,她認得他,躺在那裡的就是他。

我是誰?Identity是甚麼?我怎麼Identify 我?別人怎麼Identify我?

David與Mr. Robertson某次有段這樣的對話:

David: We translate every situation, every experience into the same old codes. We just condition ourselves. 

Mr. Robertson: We are creatures of habits.



不是"名字"定義辨識一個人,而是思考習慣,應變習慣,行為習慣,生活習慣等各種習慣的制性塑造,進而"定義",一個人。

換個名字,改個ID,看似容易,並不能真的捨棄自己,改變自己,創新自己。習慣制性為自己鑄模成形,跳不出窠臼,改變不了自己。

但是熟識一個人的習慣,卻不能代表認得這個人。生活中熟識"我"的人,不一定認得"我"。朝朝暮暮的床頭人,不一定認得"我"。知道"我"名字的人,不一定認得"我"。知道"我"卻不認得"我"的人如此之多,換個身份改個ID,眾所熟識的"我",就消失了。

每次有人離開房間,走出視線,這個人就可能消失了。電影中如是說。在這個ID隨意變換的網路世界,這句話更是貼切寫實。

真正認得"我"的人呢?認得"我"的人,就是認得"我","我"叫什麼名字,對他對我都沒有甚麼具體意義。
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
    cheetah8large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